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问题 二维码
作者:习安心理 有一个朋友看过一些心理题材的电影,然后开玩笑地问我,“你们做心理咨询是不是很简单,只要问对方什么感受就可以了。” 感受肯定很重要,一般情境下,人们需要和自己的情感有连接才能快乐和健康。 在生活的大多数方面,人们也需要根据情境和感受才能认识自己和世界。 例如,一个人让我们试试听某一首流行歌,我们需要听了之后,通过感受来才能意识到自己喜不喜欢。 所以,作为心理咨询师确实经常在问: “你是什么感受/感觉?” 但如果要说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你想要什么。” “你想要什么”,是心理咨询师跟来访者第一次谈话的时候就会问到(而且可能是多次)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提问形式,例如“你来到这里想要讨论什么话题?”,“为什么是这个时候想要讨论”,“你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做到什么?”等等。 而来访者的答案将会成为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谈话的初始方向,即心理咨询师跟来访者都会围绕“ta想要什么”而展开谈话。 当然,“你想要什么”不仅仅出现在第一次心理咨询,还会在后面经常出现。而且咨询师也会经常自问:“来访者想要的是什么呢?” 因为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的意义也在加深。 例如: “你希望你的生活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更重要,为什么它值得你这么想要?” “如果你觉得什么很重要,你愿意为此付出怎么样的努力、牺牲或让自己不舒服?”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并不能很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想要什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你爱上一个人,但你搞不清楚是怎么爱上的。甚至当对方问你爱ta什么的时候,你都可能回答不上来。 这是因为,根据自我觉知理论,当我们集中注意力于自己时(比如照镜子看着自己),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和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 这种比较会出现以下两种结果: · 如果符合,则心满意足; · 如果不符,会想要改变;但如果改变不了,那就会很难受,会导致逃避,这时越是关注自己,也就越可能心情不佳。 简单来说,当我们内省,大多数时候不愉快居多,而且有些感受和动机很难觉察。 因此,“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当你不断深入,让来访者从表层的思考转向更深层的意义的时候,一部分来访者习惯了逃避,如果提问,对方会顾左右而言其他;一部分来访者是恐惧这个问题,如果继续提问,对方可能会愤怒转而攻击咨询师。 但如果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能够一起面对这个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更深入的答案,大多数来访者都会变得更有力量或更有活力,对生活也会有更深的体验和掌控感。 |
预约咨询
|